扩大规模带动产业发展 各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2015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7260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7%。2016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4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9%,比2015年同比增长57%。2017年1~10月,全国已落实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约1.27亿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规模的扩大直接带动了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装配化装修、设备制造、运输物流及相关配套等全产业链的发展。一些地方**积极引进装配式建筑**企业,在提升本地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提升品质增强群众获得感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建筑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党的*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建筑品质、提升居住的健康舒适度,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较大地提高了建筑品质。 装配式建筑以工厂生产为主的部品制造取代现场建造方式,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稳定;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能大幅减少施工失误和人为错误,保证施工质量;装配式建造方式可有效提高产品精度,解决系统性质量通病,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推进住宅全装修,发展装配式装修,不仅提升了装修的品质,节约了资源能源,还降低了噪声扰民和建筑垃圾的排放。因此,装配式建筑在提高建筑品质的同时,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报告明确要推进绿色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领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着力点。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可缩短施工周期25%~30%,节水约50%,减低砌筑抹灰砂浆约60%,节约木材约8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并显着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同时,绿色的建造方式在节能、节材和减排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对助推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品质和内涵、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具有支撑作用。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按照“一体两翼,两大支撑”的工作思路,即以成熟可靠适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为“一体”,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和BIM信息化技术为“两翼”,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和促进产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品质,平稳健康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